近年,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提出“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,布局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”,标志着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车间。在山东海尔的注塑车间,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通过解析温度、压力等复杂参数,将老师傅的经验转化为可量化的指令,使能耗降低6%-10%,生产节拍提升5%-12%。这种变革不仅是效率的提升,更是工业知识从“经验黑箱”到“算法白盒”的范式转换。
工业AI大模型的应用场景: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全局重构”
1. 生产流程优化:让机器“读懂”工业语言
复杂工序的智能决策:在汽车制造领域,广汽埃安利用生成式AI自动编排焊接工序,实现总装工程的最优负荷均衡。山东能源集团的“盘古矿山大模型”则通过无监督学习,覆盖采煤、掘进、运输等9个专业场景,将卸压孔施工时间从90分钟缩短至40分钟,核验工作量降低80%。
工艺参数动态调优:胜利油田的“胜小利”大模型整合60万条专业数据和石油本科课程,每周新增2000条数据训练,支持油气勘探、生产信息查询等跨场景决策,参数量已达930亿。
2. 设备维护与安全监控:从“事后维修”到“预测干预”
实时风险预警:某石化企业通过工业摄像头+边缘计算+大模型的组合,实现生产现场违章行为识别准确率超99%。北京奔驰冲压车间则利用AI预测设备故障,提前率高达95%。
全生命周期管理:振华重工的Multi-Agent系统通过动态任务拆解,支持重型装备从设计、采购到制造的全流程协同,解决了三边工程(边设计、边采购、边生产)的动态调整难题。
3. 知识沉淀与传承:破解“老师傅退休”困局
卡奥斯天智大模型通过3900个机理模型和200多个专家算法,将工业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数据资产,覆盖汽车、化工等九大行业,提供150多项定制化解决方案。
中国石油大学的催化裂化沉降器结焦预测技术,结合生成式AI的物料感知与反应机理分析,推动化工装置运行智能化。
1. 数据困境:从“脏乱差”到“高质量”的跨越
数据孤岛与治理难题:工业数据涉及设备、工艺、环境等多维度,但企业普遍缺乏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。例如,某钢铁厂研磨工艺优化需整合来自12个系统的异构数据,清洗耗时占总项目周期的40%。
隐私与安全风险:胜利油田的“胜小利”模型涉及油气勘探机密数据,需通过联邦学习技术实现数据“可用不可见”。
2. 技术瓶颈:模型“幻觉”与工业严苛需求的冲突
实时性与稳定性不足:制造业要求毫秒级响应,但大模型推理延迟可能超过50ms,导致注塑机模具开合时序偏差。
可解释性缺失:某汽车厂曾因AI推荐的焊接参数缺乏因果解释,导致工程师拒绝采用,凸显“黑箱决策”的信任危机。
3. 成本与效益的博弈
算力投入高昂:训练千亿参数级工业大模型需数千块A100 GPU,单次训练成本超百万美元,中小企业难以承受。
ROI测算模糊:某家电企业部署AI质检系统后,虽然缺陷检出率提升15%,但综合硬件、运维和人力成本后,三年内难以收回投资。
1. 技术突破:轻量化与专业化并行
边缘计算+模型压缩:山东能源集团在矿山场景中部署轻量化模型,仅需10%算力即可完成井下设备控制,响应延迟控制在20ms内。
因果推理增强:联影医疗的影像大模型通过引入因果图模型,将肺结节误诊率从5%降至0.8%,逼近人类专家水平。
2. 数据基建:构建行业级知识库
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的“万卷CC”语料库,整合十年工业文献与专利数据,为垂直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知识源。
海尔卡奥斯平台通过数据联邦技术,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前提下,联合30家车企共建汽车制造知识图谱。
3. 政策与生态赋能
国家算力网络建设:工信部规划2025年前建成10个区域级工业智能计算中心,降低中小企业算力租赁成本。
产教融合人才培养:山东多所高校开设“AI+制造”双学位,要求学生在海尔、山东能源等企业完成6个月现场实训。
从海尔注塑机的能耗优化到矿山深处的AI远程操控,工业大模型正成为制造业的“新质生产力引擎”。
然而,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的比拼,更是数据治理能力、组织协同模式和产业生态的重构。正如胜利油田“胜小利”模型的进化轨迹所示——每周2000条数据的持续喂养,才能让AI真正“懂得”工业的脉搏。
未来,唯有政策、技术与人才的“三重奏”,才能让工业AI从“盆景”走向“森林”。
广州有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(有数咨询)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化转型全流程平台式集成咨询服务商。在当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,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议题。数字化转型、数据交易、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。我们帮助企业构建数字化基础,打通数字经济下的交易链路,规划ESG可持续发展道路,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、数据战略、数据治理、数据交易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培训与咨询服务,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我们的服务涵盖数字化转型培训与咨询、数据资产开发、企业升级转型等多个方面。我们致力于帮助企业更好地将数字化工具与自身产业链的业务、数据、平台进行深度融合,通过数据交易实现企业第二曲线转型与可持续增长,帮助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下获得成功,共建数智未来。
联系我们
微信:WDY_studio
微信小程序:有数课程在线
邮箱:support@diginova.ltd
官网:http://www.diginova.ltd/
微博:有数咨询
地址: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97号